您的当前位置: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农问题

发布:2009-11-11    来源: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0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备考大战已悄然拉开,天津公务员考试网针对2009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提供了申论热点话题供广大考生参考。本篇为201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热点——三农话题。同时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天津公务员考试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一、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天津五项举措提升现代农业

 

为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农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8年起该市推出5大行动举措,着力提升设施农业、绿色安全农业、种源农业、集约型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水平。

 

实施设施农业建设行动,提升设施农业水平

 

目前全市设施农业建设正掀起高潮,到2008年底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一批高标准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亮相。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设施农业建设。今后5年,全市设施面积达到100万元亩,力争实现户均1亩。

 

实施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安全农业水平

 

过努力,使天津市符合无公害生产条件的产地全部得到认定,2008年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依标生产,无公害基地的蔬菜、水果、水稻、小麦等粮经作物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推进主要农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迈进,在条件具备的区县建设3万亩有机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实施科技推进行动,提升种源农业水平

 

加快10大种源基地和一批研发平台建设,组织实施1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项目推广,主要围绕水稻、小麦等优质粮,抗病抗逆棉花、优质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方面,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使该市成为主要种植作物新品种的种源基地。

 

实施产业化带动行动,提升集约化水平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扶持发展壮大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经营额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型龙头企业。2008年扶持市级和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2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p#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提升生态休闲农业水平

 

大力推广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普及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方式。23年内,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小型畜禽养殖示范工程1.3万户,全市农村1.5万农户用上优质的可再生气体能源,6万农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近5万头猪、牛粪便得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二、四万农民与一个城镇的梦想——华明示范小城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天津市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华明示范镇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是破解这个时代命题的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在天津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城乡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这是一道时代的命题。

 

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经过认真调研和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建设小城镇和新村庄的路子。

 

宅基地换房,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的生态宜居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

#p# 

本着这一思路,2005年底,市政府批准在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和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后蒲棒村开展第一批农村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随后又批准九镇三村开展第二批试点。

 

以宅基地换房为模式建设示范小城镇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认为,这一模式富有新意,符合我国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国土资源部将天津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并下达了土地周转指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举

 

两年多来,华明示范镇的规划建设者们见证了一个小城镇的崛起。而这个过程,始终秉承着一条原则:科学发展。

 

以宅基地换房实施示范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组建投融资主体,从申请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到村民提出宅基地换房的申请,从分房入住到土地复耕,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涉及繁复而琐碎的工作。

 

规划建设是整个流程中的重要部分。华明示范镇的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

 

——在城镇布局中,努力保留农村的优点,克服农村的缺点,引入城市的优点,扬弃城市的弊病,强调民风、民习、民俗,保留农居味道。华明示范镇选址在空港物流区对面、高速公路与津汉公路相交处,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适应了该镇村民从事物流业的传统,考虑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镇内科学划分了居住、服务、就业的区域功能布局,合理安排了居住、商业、学校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

 

——在城镇环境上,努力体现生态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结合华明镇原有的湿地,规划建设了街心公园和湖面。合理利用了现有资源,保留了田埂上的数千株旱柳、果树等,成就了最纯粹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良性循环生态圈。此外,华明示范镇还选植了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和花草,形成了高于城市绿化的田园特色。

 

——在建筑特色上,华明示范镇的住宅和公共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在体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上,住宅建筑按照“三步节能”标准进行建设,节能65%;大规模利用了太阳能,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和小区庭院照明。华明示范镇还建设了中水处理设施,实施了雨污分流,通过收集雨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湖水,用于生态建设。此外,全镇采用了清洁能源,农民做饭全部使用天然气,从此告别了使用柴火与煤炭的岁月。建筑造型上,风格新颖、美观协调,既有风情小镇的特色、又有旅游观赏的价值,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农民不习惯住高层的特点,多为五层建筑。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五保户,还专门建设了带电梯的小高层。

#p# 

——在人居环境上,华明示范镇具有现代化新城镇的鲜明特点,是一个交通便利、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的宜居生态小镇。镇内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中心医院、老年公寓、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时结合北方农民喜欢户外活动的习惯,按照下楼不出300米的原则,建设了农民培训学校等服务设施和各类主题公园、花坛绿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住宅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住宅与公共设施的融合,无不体现出人性化的氛围,彰显出现代田园赏心悦目、贴近自然的人居环境。

 

——在城镇管理上,建立了华明示范镇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管理。改变原来以村为主的管理方式,以3000户为一个社区,300户为一个邻里,组建以居民委员会、邻里和居民小组为主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实行管干分离,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养管队伍,进行市场化运作。在综合执法体制上,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由一个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负责小城镇行政执法。

 

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探索

 

华明示范镇实施宅基地换房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依规让农民自由选择,自主决策,并以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宅基地换房的具体实施细则,张榜公布,让农民对征地补偿分配、还迁房型选择、拆迁补偿安置等环节了如指掌。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为耕地没有减少,土地承包关系没有改变,农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此外,华明示范镇依托邻近的空港物流加工区和具有自身传统特色的运输物流服务区,通过合理规划,预留出了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预计未来全镇域内会生成28万个就业岗位,而按全镇总人口的70%推算,需就业人口为2.87万人,而未来10%的就业机会就可满足华明示范镇的就业需求。

 

搬入新家后,能否住得起?这是许多农民的担忧。在这一点上,华明示范镇实行了一系列降、减、免、补等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的负担,使生活水平较低的村民既能搬进楼房,也住得起楼房。此外,东丽区还从社会保障入手,多渠道解决还迁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增加农民的“薪金”、“养老金”、“租金”、“股金”,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真正安居、乐业、有保障。

 

华明示范镇的示范意义

 

按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今后全市要建设11个新城、30个中心镇、70个一般镇。华明示范镇的做法,对于全市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华明示范镇通过宅基地换房,达到了六个效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和农民收入、使农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缩小了城乡差别。同时,华明示范镇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管理体制、新市镇环境管理方式、社区成员股份合作制度、综合执法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方式、政策等8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些都为全市示范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土地和资金的瓶颈问题。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不可能通过大量占用耕地来建设新的小城镇。此外,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财力、农民自身积累显然不可能。而宅基地换房有效解决了土地和资金的束缚,符合天津现阶段发展实际,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通过宅基地换房,可以把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还田。整理复耕后的土地,会大大超过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确保了耕地不减,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华明镇的12个村庄共有宅基地12071亩,新建小城镇占地8427亩,宅基地复耕后不仅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还可腾出土地3644亩。全市第一、二批17个试点原129个村庄占地3025公顷,新建示范小城镇和新村庄规划用地2648公顷,可节约土地377公顷,共5655亩。

#p# 

此外,华明示范镇适当留出了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这块土地必将大幅升值。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可以平衡解决农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一个小城镇与四万多农民的梦想,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农民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两年多时间,终于成为现实。华明示范镇建设的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绚丽画卷,其示范效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天津市西青区出台十项政策重金扶持都市型现代农业

 

天津市西青区出台了提升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十项扶持政策,重金扶持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生猪禽类养殖、品种改良、种源基地建设、农业品牌创建、农业项目建设等领域,引导鼓励农业经营者发展产业化、设施化、品牌化和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这标志着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展开,农民增收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西青区在农业发展中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定位,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即以保障城市居民鲜活副食品供应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形态向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等多方面需求服务的形态转变,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最大化。为了进一步加快都市型农业发展步伐,该区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

 

在发展现代农业设施方面,对规划面积百亩连片、建筑面积20亩以上的能够满足园艺植物周年生产的新型节能日光温室每亩补助7000元,普通温室每亩补助2100元,水泥柱简易棚室每亩补助1200元,设施化生产车间每平方米补助20元。

 

在养殖业发展方面,对年出栏规模在千头以上的养殖户,一次性补助5万元;2000头以上的养殖户,每户一次性补助10万元,禽类养殖棚舍每个补助1万元。

 

在种源基地建设上,对每个优质种业、种苗基地一次性补助10万元。

 

在农业品牌培育上,对新获得的市级农业品牌一次性奖励20万元,国家级农业品牌一次性奖励40万元。此外,对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农业生态观光项目、科技研发推广项目、专业合作组织等给予重点扶持。

 

此政策的出台受到该区广大农业经营者的积极响应,围绕都市型农业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2008年,该区将大力开发东淀5万亩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智能温室20160平方米、种植业生产设施5000亩、特色水产养殖车间150个、标准猪舍5200平方米;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食用菌、花卉、绿化苗木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块状经济”,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的特色农业格局;大力发展集教育、体验、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整合资源,提升品位,突出特色,进一步拓展杨柳青鑫三农田庄的观光休闲功能,建成杨柳青菜博园。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t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11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